《列王记上下》(Kings1-2)
《列王纪上》和《列王纪下》在圣经中本为两卷书,但最初实为整体。《列王纪上下》承接《撒母耳记》,记载大卫统一以色列各支派、建立以色列国后的历史事件。神曾应许弥赛亚君王将出自大卫后裔,在万国中建立神的国度,实现神对亚伯拉罕的承诺。然而,《列王纪上下》中大卫后裔的诸王,无一人能成就此应许,反而使国家陷入堕落。
两卷书以耶路撒冷为始为终:开篇述及所罗门登基并建造圣殿,结尾则以耶路撒冷被毁、以色列民流放巴比伦作结。书中通过三个核心脉络剖析悲剧成因:以色列分裂为南北两国、神借先知屡次劝阻百姓与君王堕落、以色列的罪恶终致流亡结局。
卷首两章写年迈大卫传位所罗门,临终嘱咐与摩西、约书亚、撒母耳相似,皆告诫后人谨守与神之约。然而,为巩固政权,大卫与所罗门密谋政治暗杀,与先前嘱托形成讽刺对比。
所罗门求智慧治理以色列,并建成圣殿,作者详述圣殿设计,以会幕中黄金、珠宝及天使、果树象征伊甸园,寓意天地合一、神与百姓同住。然而,所罗门晚年迎娶多国公主,引入外邦神明与崇拜仪式,积累财富、扩张军队、奴役劳工,违背《申命记》17章神对立王的要求,最终更似埃及法老而非其父大卫。
后续章节述及所罗门之子罗波安因贪婪失民心,北部支派在耶罗波安带领下叛离,建立北国以色列,定都撒玛利亚,并造金牛犊对抗圣殿。自此,《列王纪》并行记载南北两国历史,各约20位君王。作者以是否独拜以色列神、对待偶像崇拜之态度、是否遵守神约为标准评判诸王。北国无一位善王,南国仅8位获正面评价,凸显先知角色之重要。
先知非算命者,乃神代言人,监督百姓守约。面对君王与百姓的偶像崇拜与不义,先知呼吁悔改,以利亚与以利沙尤为突出。以利亚挑战450巴力先知,以神火显真神;斥责亚哈不公义,预言其家毁灭。以利沙继承以利亚,行14大神迹,然皆未能挽回以色列的悖逆。
北国历经耶户革命至亚述攻陷撒玛利亚,百姓流放;南国犹大在希西家、约西亚等王治理下偶有改革,但玛拿西推行偶像崇拜,终致巴比伦入侵,圣殿被毁,百姓流放。卷末提大卫后裔约雅斤流放后获巴比伦王优待,暗示神未忘对大卫之应许。
至于神如何实现对亚伯拉罕、大卫的应许,建立弥赛亚国度,则需继续研读智慧书与先知书。此为《列王纪上下》精义。